在“2016 烏海 全國煤炭深加工及焦化產業綠色發展研討會”期間,6月20日晚,我會召開了煤轉化分會2016理事座談會。協會理事長張紹強、分會理事長張鳴林、分會副理事長黃建宇、楊清民出席會議,常務理事和理事單位的代表參加了會議。張鳴林向會議作工作報告。
張鳴林理事長在報告中說,在中國煤炭加工利用協會的直接領導下,2015年,新一屆煤轉化分會和協會煤化工事業部一起,在進行基層企業調研,為政府為企業進行技術咨詢服務以及組織相關技術交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初步完成了煤炭行業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煤化工部分的規劃和指導意見,完成了美國自然基金會NRDC組織的橫向大課題“十三五”期間煤化工產業煤炭消費量預測及其煤控政策研究子課題,提交了《煤炭行業煤化工產業發展調研報告》,組織了一年一度的“煤炭氣化與煤質技術研討會”“、煤化工廢水處理先進技術工藝研討會” 、“首屆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產業大會”等重要會議。
張鳴林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規劃的第一年,在整體能源需求減緩,國際油價長期低位運行以及更加嚴苛的環境準入條件等新形勢下,煤化工產業的發展生存更加艱難。煤炭行業如何在行業化解產能、企業脫困中在煤化工領域找到突破口,這是煤轉化分會應該思考的重要問題。他結合煤炭行業發展煤化工產業的實際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煤炭行業在十三五期間,要堅定不移地發展新興的現代煤化工企業。已投產項目要進一步提高生產運營水平和清潔生產水平,符合當前國家各項環境保護規定,重視廢渣廢氣治理,爭取做到廢水近零排放;新建項目要嚴格按照新出臺的環境準入條件建設,依靠科技創新進一步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和水耗。爭取使煤炭行業建設的現代煤化工項目在能耗水平和環保水平上高于其他行業。
第二,分會要結合煤炭行業實際、推動傳統煤化工企業供給側改革(三去一降一補)。目前,與現代煤化工相比,煤炭行業傳統煤化工是消化過剩產能的主力軍,但面臨產能過剩和轉型升級的巨大壓力,應該盡可能多地組織相關技術交流活動,引導這些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盡快調整產品結構,淘汰落后生產力,減少虧損、提高盈利水平,促進傳統的煤焦化工和化肥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具體就是在焦化企業和化肥企業要依靠科技創新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調整產品結構)。此次召開“2016 烏海 全國煤炭深加工及焦化產業綠色發展研討會”的意義也在于此。
第三,今年煤轉化分會要繼續加大調研力度,了解基層最新動態信息,及時發現問題,以給政府決策部門提供相對客觀的決策參考。
第四,今年是規劃年。作為煤轉化分會有責任為會員單位提供煤化工項目建設方面客觀的判斷,并且會繼續為減免油品消費稅向政府反映企業的呼聲。希望煤炭企業“十三五”期間審慎發展煤制油氣項目,煤制油企業要發展高端油品,提高產品利潤率。適度發展焦炭聯產天然氣、化肥聯產天然氣等,推動傳統煤化工和現代煤化工的融合發展;推動煤炭分質利用百萬噸示范進程,優化低階煤熱解技術和中低溫焦油加氫技術,提升項目的安全生產和清潔生產水平;在煤制烯烴產業上,要差異化、高端化發展,避免低端低水平重復競爭造成的行業整體損失。煤制乙二醇要繼續提高產品的生產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產品質量,煤制芳烴在工業化后,看情況審慎決策建設。
第五,2016年要繼續組織相關會議,推廣先進的技術工藝及其裝備,促進煤化工產業的技術進步。
會議就協會編寫的《促進“十三五”期間煤炭行業煤化工產業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進行了熱烈討論和座談。山西焦煤集團副總經理楊清民,淮北礦業集團副總經理黃建宇、中平能化集團焦化產業部部長馬廣新等,分別結合各自企業實際提出了很好的建設性意見。大家一致認為,焦化企業是煤化工產業中重要組成部分,煤炭行業煤焦化產能規模和轉化煤量不能小覷,“十三五”期間,應該關注傳統煤化工中焦化產業和化肥產業如何依靠科技創新化解過剩產能、淘汰落后生產力、轉型升級發展的問題。
張紹強理事長對會議進行了總結發言。他說,經過10多年的發展,我國現代煤化工技術工藝已居世界先進水平,作為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的有效途徑,我們有理由進一步推動現代煤化工產業化。同時,也不能忽視傳統煤化工中煉焦企業和化肥企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我們不僅有產業鏈最長,發展高新技術產品硅烷的中平能化集團,還有全國化肥的重要產地晉城煤業集團和陽煤集團,應該用先進的煤氣化工藝改造提升傳統煤化工產業,同時,要更加注重焦化產業的產品結構調整和節能環保工作,以便提升傳統產業的技術水平和綠色發展。同時,希望沒有來得及發言的理事單位代表提交對《促進“十三五”期間煤炭行業煤化工產業科學發展的指導意見》的書面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