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日前聯合印發《現代煤化工產業創新發展布局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旨在推動現代煤化工產業創新發展,拓展石油化工原料來源。《方案》明確,各示范區“十三五”期間新增煤炭轉化量總量須控制在2000萬噸以內(不含煤制油、煤制氣等煤制燃料)。
當前,我國現代煤化工技術已取得全面突破,關鍵技術水平已居世界領先地位,但產業整體仍處于升級示范階段,尚不完全具備大規模產業化條件,行業標準和市場體系有待完善,存在不顧生態環境容量和水資源承載能力、盲目規劃建設現代煤化工項目的勢頭。針對這些問題,迫切需要加強科學規劃,做好產業布局,提高質量效益,化解資源環境矛盾,實現煤炭清潔轉化,培育經濟新增長點。
根據《方案》,將主要通過深入開展產業技術升級示范、加快推進關聯產業融合發展、實施優勢企業挖潛改造、規劃布局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組織實施資源城市轉型工程、穩步推進產業國際合作、大力提升技術裝備成套能力,以及積極探索二氧化碳減排途徑等方式,推動產業安全、綠色、創新發展。
目前,我國煤化工行業部分環節關鍵技術瓶頸尚有待突破,《方案》將煤制油、煤制天然氣、煤制烯烴、煤制芳烴、煤制乙二醇列入產業技術升級示范重點,以提升系統集成優化水平。
為逐步形成世界一流的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方案》規劃布局了內蒙古鄂爾多斯、陜西榆林、寧夏寧東、新疆準東4個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同時,《方案》明確要求每個示范區“十三五”期間新增煤炭轉化量總量須控制在2000萬噸以內(不含煤制油、煤制氣等煤制燃料)。在總量控制的前提下,還要編制好總體規劃,開展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做好規劃水資源論證,落實水資源條件,擇優確定項目業主,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并結合示范區發展情況適時進行評估,建立示范區的動態調整機制。
東北地區在資源環境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將以“煤頭化尾”為抓手,推動黑龍江、吉林、內蒙古三省區利用煤炭資源和化工基礎優勢,建設黑龍江龍泰公司雙鴨山煤制烯烴等項目,加快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西部地區利用云貴地區煤水資源組合特點,建設中國石化畢節煤制烯烴等項目。中部地區依托山西、河南現代煤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的要素資源優勢,在朔州、鶴壁分別擇優選取業主,各實施一項煤制烯烴升級示范工程。
此外,為加快產業“走出去”步伐,穩步推進產業全球布局,努力打造具有控制力的煤化工產業鏈和價值鏈,緩解國內資源環境壓力,《方案》要求相關單位結合實施“一帶一路”建設戰略,深化與沿線煤炭資源國務實合作。(武曉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