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月,我國制定中國煤炭分類標準GB 5751-1986,利用煤的煤化程度將煤劃分為褐煤、煙煤和無煙煤。褐煤與煙煤的分類,以及褐煤中小類的劃分采用透光率和恒濕無灰基高位發熱量為主要指標。煙煤類別的劃分主要使用表征煙煤煤化程度的參數和表征煙煤黏結性的參數,其中表征煤化程度的參數采用干燥無灰基揮發分作為指標,表征黏結性的參數采用黏結指數、膠質層最大厚度(或奧亞膨脹度)作為指標。無煙煤采用干燥無灰基揮發分和干燥無灰基氫含量作為指標劃分。
2009年6月,中國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煉焦煤技術條件國家標準GB/T397-2009,對冶金焦用煤和鑄造焦用煤的類別、技術要求、測定方法以及質量檢驗和驗收做了規范。該標準中規定的煉焦煤類別包括氣煤、氣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和瘦煤,其中煤類的確定按照GB/T 5751-86進行。標準中使用的分類指標主要包括灰分(Ad)、全硫(St,d)、磷含量(Pd)、黏結指數(G)、全水分(Mt)。
焦煤質量指標及檢驗。綜合GB/T 5751-86和GB/T 397-2009,以及配煤的技術要求,焦煤的一般質量指標包括揮發分(Vr)、黏結指數(G)、灰分(Ad)、全硫(St,d)、磷含量(Pd)、全水分(Mt),膠質層最大厚度(Y)、奧亞膨脹度(b)、恒濕無灰基高位發熱量(Q-AGW GN)等。
對于煉焦煤的各質量指標的檢驗,我國已經制定相應的檢驗標準,具體對應關系如下:
灰分:煤的工業分析測定方法(GB/T 212-2001)
揮發分:煤的工業分析測定方法(GB/T 212-2001)
黏結指數:煙煤黏結指數測定方法(GB/T 5447-1997)
膠質層厚度:煙煤膠質層指數測定方法(GB/T 479-2000)
全硫:煤中全硫的測定方法(GB/T 214-1996)
全水分:煤中全水分的測定方法(GB/T 211-2007)
發熱量:煤發熱量的測定方法(GB/T 213-2003)